中国科技10年跃升之路(七)

来源: 时间:2012-10-31

从国内到海外
——中国科技10年跃升之路(七)
 
 

若将10年来全球科技合作交流项目汇成一本“大事记”,“中国”二字必然会频频出现。近年来,数项重大的国际科技项目——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热核实验堆计划、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欧盟“伽利略”计划……无不有黑发黄肤的身影参与其中,且担纲的角色愈来愈重要。

这是国人绘制的全球科技合作新地图。从2001年至今,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已启动实施了11年。10年前一纸蓝图铺开,自此耕耘不辍,在多项国际科技合作中,中国的角色悄然转变。

从“单打独斗”到“科技外交”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价值链快速分解,人们的创新活动日益连成整体,也让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相互合作。

“今天的世界,没有哪个科学家能单打独斗地搞科研,也没有哪个科技强国能独自面对复杂的全球科技问题。”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司长靳晓明的话,道出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必须抱持的态度。

“十一五”期间,中国科技外交进入重要发展阶段,气候变化、能源环保、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国际标准制定等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的全球性挑战,日益成为外交领域的重要议题。科技外交已处于我国外交战线的前沿。

在国家层面,中美科技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支柱之一。“中美创新对话”打造了中美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对话平台,在稳定双边关系和增信释疑上作出贡献;2009年11月,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CERC)成立,这是两国政府首次共同制订联合研究计划和共同出资支持产学研合作。

温家宝总理亲自宣布启动的“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将中国对非洲传统意义上的援助和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至2011年5月,中美再次举行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双方同意在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强合作;6月,中德决定建立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扩大在新能源、节能环保、能效领域合作——实际上,自欧盟框架计划向我国科学家开放以来,我国共参与了框架计划400多个项目的合作;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是科技合作。

科技外交、包括科技援外,方式在不断创新中。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新区、国家实验室、完善科研体系,以及举办国际培训班、开展联合研发项目、设立合作示范区……

2008年11月,一项《关于非洲环境技术与机制合作谅解备忘录》由科技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签署,启动非洲水处理和环境监测若干重点项目;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南非数据接收站建设项目建成,使卫星数据在非洲得以免费共享,并广泛用于非洲农业估产、减灾和环境监测等方面,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从“跟踪追赶”到“对等合作”

过去,中国人参加国际合作,题目往往是别人提,我们给出一个解——“项目经费别人出,我国派人去干活”。而现在,包括在与发达国家进行的科技合作项目中,中国人都要进行实质性的合作。

怎样才算实质性合作?科技部部长万钢给出的答案是,题目要共同出,解题要相互补充,出资要对等,人员要互派。

这是“以我为主”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开创的新局面。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再不是从前,国际科技合作也实现了从跟踪模仿、一般性的人员互访,到以需求为导向、主动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的跨越。

以“千人基因组计划”为例,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是基因组科学研究迈向临床医学的转折点。我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工作,又与英、美联合发起“千人基因组计划”,从项目的“参与者”变为“引领者”。

2011年5月搭乘奋进号升空的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AMS)探测器,这个由诺奖得主丁肇中领导的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研究机构参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AMS磁体主结构和AMS-02电磁量能器结构的研制工作,在产品设计、强度分析、生产装配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又如大名鼎鼎的ITER计划。它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之一,也是迄今我国以平等身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由中、日、俄、美等30多个世界主要核国家和科技强国共同参与,我国承担首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部件——ITER导体已批量生产;而且,我国是在这方面达到100%国产化率的两个国家之一。

再如,2005年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其目前已有85个成员国和欧盟、61个参加组织、7个观察员,我国是创始国之一,也是联合主席国和执委会成员。我国还先后向亚太地区的17个发展中国家捐赠FENGYUNCast卫星数据接收设备并举办培训,在亚太地区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国际科技合作,已由在别人脚后“跟踪追赶”转向“对等合作”。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一大批涉及民生、经济发展的项目近年来在国内顺利实施,一些重点领域解决了产业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

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和自主创新并不矛盾。目前,它仍是中国实现技术跨越的重要方式,更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之一。如山东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引入德国理念、英国设计以及日本管理,开发出世界首款前置前驱高端8AT自动变速器,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从“被动打工”到“互利共赢”

“过去,专家从国外带点种子、带点信息,就算是国际合作了;现在不同,有出有进,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以政府间合作框架为主体的多元化合作。”这是靳晓明的体会。

近10年来,这样的平等合作,内涵更深,涉足更广,形式也更为多样。

其中,包括大型国际合作项目——譬如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该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证实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理论,极大推动了地球科学的革命。我国自加入ODP(IODP前身)以来,一直是国际大洋钻探领域的活跃成员。

也包括国内各地方的龙头企业——譬如新奥集团,一家来自中国廊坊的民营企业。近年来实现从起初倒腾煤气罐到如今掌握清洁能源核心技术的成功转型——靠着把人才“引进来”、让技术“走出去”,靠着将企业战略与国家科技合作战略相融合,屡屡站在国际科技合作的舞台上发出“中国好声音”,终于让美国百年能源企业主动抛来橄榄枝,海外技术合作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创造了一个中国企业谋求转型升级和国际科技合作的样本。

还包括民间科技合作交流——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学术组织、企业以及科学家个人之间,流动着更为活跃、空间也更广大的科技合作。这些民间的互动交流带来了理念上的沟通和合作模式的变化,如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与中方讨论的农业科技和生物技术合作,将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积极的贡献。

多模式、多层次的合作,方兴未艾。10年来,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科技创新之路披荆斩棘。(记者 张梦然)

《科技日报》(2012-9-29 一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