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红外·学术会客厅】“量子力学百年:从微观量子结构到宏观量子效应” —— 孙昌璞院士

来源: 时间:2025-10-31

2025年10月29日,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创院院长孙昌璞应邀做客上海技物所,作题为“量子力学百年:从微观量子结构到宏观量子效应”的专题报告。本次报告由孙胜利院士主持,匡定波院士、褚君浩院士、胡伟达研究员、姚碧霂研究员、翁钱春研究员等与会。

量子力学诞生百年之际,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宏观系统量子隧道效应及能级量子化的开创性实验工作。围绕此次获奖成果的科学意义,孙昌璞院士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系统回溯了量子力学百年来的演进脉络。

报告中,孙昌璞院士聚焦于一个极具启发性的科学议题:宏观量子现象研究(如超导约瑟夫森效应、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已多次获诺贝尔奖,为何本次会再次表彰同类领域的工作?结合报告人自 1990 年代初开展相关研究的经历,通过进一步调研梳理获奖工作相关历史文献,孙昌璞院士针对获奖工作给出如下的专业解读:该工作首次对“第三次量子化”(即序参量量子化)的核心结果——宏观量子叠加效应和能级量子化,完成了确定性实验验证,也可视为宏观体系中薛定谔猫态物理效应的首次实验发现。

此次报告会由上海技物所主办,旨在构建融合科学性、科普性与探索性于一体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未来,上海技物所将持续推动学术会客,邀请海内外顶尖科学家走进上海技物所,与师生共同探讨科学前沿。


报告会现场

报告会现场

现场交流


供稿:盛燊

供图:沈余平


附件下载: